第69章 集体智慧(2 / 2)

我们可以把成本压一压,几百万就能搞定。”

谢苗不敢把成本报太高,《目中无人1》总票房都没破亿,所以成本两千万华币是自己目前能争取的上限。

李元青没那么小气。

“几百万太少了,既然是动作片,安全措施也都要准备齐整,一千万为下限,超支部分再找公司,先考虑把电影拍好,再考虑管控成本。

把项目计划准备好,公司会给你配备制片人和导演,”

谢苗压下心里的喜悦,承诺回去后就把材料准备齐全。

***

《星际穿越》的票房在下画之前终于越过了十亿。

《太空旅客》才晃悠悠突破三亿。

这个成绩相比于《太平轮》肯定算高,但对于投资超一亿,宣发还投入几千万的科幻片来说,算是蛮差的。

也就在《星际穿越》下画后,《一步之遥》还未上映前,《太空旅客》统治了几日票房冠军。

《太空旅客》因此被评价为青奕公司今年第三部失败电影。

同时也为郭凡执导《流浪地球》蒙上一层阴影。

微博、贴吧、论坛多个科幻迷聚集地,都在呼吁由李元青来接手《流浪地球》。

【不能让郭凡把这部小说给毁了!】

郭凡在路演现场都能被科幻迷贴脸开大。

“你觉得自己比李元青更有资格执导《流浪地球》吗?”

郭凡坦诚说道。

“你们可以不相信我的水平、名气,但你们要相信李导的眼光!

我们团队已经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了,可以这样说,我就是现阶段最了解《流浪地球》这个项目的导演。

哪怕是李导从今天开始接手《流浪地球》,他也要花几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了解全局,理清脉络,然后才能将工作推进下去。

从《火星救援》开始,我们都要明白一件事。

真正的科幻片大制作是团队集体的智慧结晶。

导演或者制片人的确有领导、指挥等关键作用,但只要这辆高速运转的火车运动起来,驾驶员的作用就剩下不要让其偏航。

换一个驾驶员,他也得这么开!”

制片人贡格尔也站出来替郭凡解释道。

“在青奕公司内部,我们都不认为《太空旅客》失败了,电影才上映两周不到,预计在月底之前就能过五亿乃至更高。

即便按照三倍票房理论,这个成绩也足够收回成本,再加上一些赞助、贴片广告,妥妥赚了。

李导、陈总都对我们给予了表扬和鼓励。

媒体唱衰是不了解情况的恶意抹黑,有些特别明显的造谣,公司法务部已经在行动。

我们理解大家的殷殷期盼,但《火星救援》不代表国产科幻的全面崛起,希望大家给予我们一点宽容,理性客观的评价,我们会认真对待。”

青奕公司是旗下导演的坚强后盾。

当天就公布了一组《流浪地球》的概念图,大气磅礴!科幻气息扑面而来。

能消解多少质疑不好说,但木已成舟,《流浪地球》项目只能交给郭凡。

《太空旅客》的声量未息,《一步之遥》震撼来袭!

片方已经疯狂。

经历《让子弹飞》、《火星救援》。

姜闻的票房号召力强得可怕,媒体预测应该比李元青要更厉害!

所以《一步之遥》片方堪称嚣张。

<十亿打底,二十亿上不封顶!>这是他们的口号,也是他们认为一定可以实现的目标!